近年来,亳州市始终将医疗质量安全视为卫生健康工作的生命线,坚持以体系建设为基础,以重点任务为目标,以过程管理为抓手,以考核奖惩为动力,统筹施策、多措并举,确保压力传导到位,充分发挥质控中心的作用,全面激发医疗机构抓质量抓安全的内生动力,推动医疗质量与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一、健全网络制度体系
一是健全组织架构。成立由市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人挂帅、分管负责人主抓的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办公室,挂靠在市人民医院,由市医院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市级质控中心日常管理、业务指导,统筹推进全市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二是健全工作制度。修订了《亳州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重点完善退出、处罚和重新遴选机制。对有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质控中心,除取消该质控中心资格外,还建议挂靠单位免去原质控中心主任的科室主任等行政职务、三年内该个人及科室均不得参与评优评先,在医学会换届时也不得担任副主任以上职务。三是健全质控网络。全市已成立市级西医类质控中心48个、县(区)级质控中心89个;2025年,又重新规范成立市县级中医药类质控中心36个,其中市级17个,县区级19个,在横向专业和纵向分级上,形成了市县卫健主导、医疗机构参与的三级质控管理网络。四是健全质量标准。对各市级质控中心制定的质量管理标准、技术规范、工作流程等文件,统一报市卫生健康委审核,并以市质控办名义印发,2024年累计印发质量控制文件251份,确保了指令统一、执行规范。
二、明确重点目标任务
一是明确“21111”的年度目标。“21111”即:每家市级质控中心每年完成“2次专业质控工作会议、1次全市范围专业质控督查、1次专业技能比赛、1次专业基线调查、1次质控标准培训会议”的年度目标任务。2024年度,除中医药类质控中心因为之前没有统一管理不规范外,所有48个市级质控中心均全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0%。二是突出年度重点任务。根据国家和省级发布的质量改进目标,结合我市质控工作实际,每家质控中心还要制定市级质控考核指标,要至少确保1个核心质控指标和3个重点质控指标,推动质控工作从“泛化管理”向“精准施策”转变。三是对基线调查进行动态更新。新成立的质控中心当年必须完成1次本专业的基线调查,非当年成立的市级质控中心每3年要更新一次全市专业基线调查,如2024年度已完成儿科、血透等15个专业的新的基线调查,为制定质控目标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四是突出创新和亮点。除完成以上规定动作和重点任务外,还明确要求各级各类质控中心,每年都要有一项创新或者是亮点,可以作为自选动作,纳入考评的加分项。
三、加强工作过程管理
一是强化年度计划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年度计划制定与报备制度,要求所有市级质控中心都要依据全市计划与上年度评估结果,重点围绕质控活动开展、目标完成、督导检查、技能竞赛、问题整改等内容,经市卫生健康委审核后以市质控办红头文件印发,作为全年工作“路线图”。二是强化过程评估监测。对照年度计划,由市质控办每季度核查工作进展情况,对未按序时进度完成任务的质控中心及时下发督办函,约谈负责人,要求限期整改。2024年下发督办函3份,约谈负责人38人次,通报问题均完成整改;同时每半年召开全市质控工作会议,部署重点工作任务。三是统筹开展重点工作。市质控办每年统一组织一次相近专业或特殊专业的市级质控中心对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含民营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现场评估,及时印发通报总结经验,反馈问题,并跟踪督促整改;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出工作改进要求,实现问题的发现、整改、提升的全闭环管理。四是以赛促学提能。积极开展并参与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促练、促改、促建”的良性循环。市临床路径管理质控中心不仅在省竞赛中获奖,还连续多年在省临床路径考核中位居第一名, 最好年度亳州市人民医院、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亳州市分别获得了城市医院、县级医院、市县总成绩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三个第1”的好成绩。市精神卫生质控中心不仅在省首届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全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也同步获2024年度全省16市和2个直管县综合评比第1名。近三年来,市级质控中心共获奖近百项,其中一等奖21项。
四、强化考核奖惩兑现
制度效力的关键在落实,在动真碰硬的考核和奖惩兑现。一是科学设置指标分值。突出医疗质量安全核心指标,采取百分制和加扣分制,合理设置分值权重,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模式,并深度融入公立医院绩效监测、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等核心评价体系,对各市级中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二是严肃认真进行评估。经过透明化的过程和目标考核,结合指令性任务的完成及创新亮点情况,初期每年虽有1/3左右的优秀质控中心,但同时还有当年总数约1/4(10个左右)的不合格质控中心,受疫情因素影响,2022年度共有11个质控中心不合格,其中,最高分市级院感质控中心达147分,但最低分为病理质控中心为0分。三是严格奖惩兑现。2022年度,在考核评估基础上,由市卫健委发文并在全市年度质控会议上宣布,对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的普外科和泌尿外科两个质控中心予以撤销,明确其挂靠单位市人民医院3年内不得参与本专业遴选,建议挂靠单位免去原质控中心主任的科室主任职务,其所任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在换届时也一并取消资格,其本人和所在科室三年内均不得参与评优评先;当年限期整改其余8个不合格质控中心,由挂靠单位主要负责人约谈相关质控中心负责人;当年表彰年度优秀质控中心14个,连续2年优秀的质控中心8个,并对连续2年优秀的质控中心主任授予 “优秀质控中心主任”称号,由挂靠单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四是效果提升明显。2021年质控管理办法修改以后,个别质控中心认为制度只会挂在墙上,印在纸上,连续2年均有多个质控中心考核不合格,2022年度受疫情因素影响,有1/4(约10个)的质控中心不合格,通过连续严肃考核和奖惩兑现,市级质控中心考核合格率从75%左右一跃提升到连续两年(2023年度、2024年度)100%,不合格率为0。一大批质控中心开始谋求在更高水平的国家、省、市考核或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积极主动承接各种指令性任务,在确保完成任务的基础上,通过质控内涵建设和创新亮点等加分项来实现争先进位目标。
下一步,亳州市将进一步修改完善管理办法,更好地统筹全域市县各级各类质控中心的力量,加强联动,充分激发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好其抓医疗质量安全的主力军作用,确保全市医疗质量安全稳步提升,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近日,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在医院第二学术报告厅,举行右江民族医学院2023...
9月26日至27日,由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承办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提升全市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
9月20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联合广西日报社爱上非遗(有梦乡村)全媒体工作...
近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项目资金监管服务中心党支部与南溪山医院行政后勤第七...
根据《湖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327号)要求,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