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康复科接诊了65岁的张大爷。他中风后住院治疗期间,肢体无力、说话含糊的症状已明显改善,出院时医生制定了详细家庭康复计划,叮嘱其坚持训练。但张大爷回家后秉持“多休息就是养身体”的想法,未按要求做关节活动和语言训练,长期卧床静养。
仅1个月后,家人发现张大爷走路愈发不稳,左侧肢体僵硬加重,抬手困难,原本能勉强说清的“喝水”“吃饭”等简单词语也变得含糊,还出现轻微关节挛缩,遂紧急复诊。医生表示,这是缺乏科学康复训练导致的功能倒退——脑血管病康复前90天是神经功能恢复黄金窗口期,盲目静养会引发废用性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让前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其实家庭康复无需复杂设备,掌握3个实用技巧,家人即可安全辅助:
一、肢体功能恢复:从“被动激活”到“主动发力”
被动训练(肢体无力者):家人轻握患者手腕或脚踝,按“前屈-后伸-旋转”顺序活动肩、肘、髋等关节,每次10-15分钟,每天2次,动作轻柔防损伤。
主动训练(能轻微活动者):弹力带辅助做“抬手”“屈膝”等动作,每组10次,每天3组;坐姿踩地做“踮脚尖”“勾脚”,强化下肢力量。
二、语言功能康复:从“单字发音”到“短句交流”
发音练习:家人示范“啊”“妈”等简单发音,患者模仿口型,每天15分钟,逐步过渡到“水”“饭”等常用单字。
短句互动:日常场景引导表达,如“想吃饭吗?”“我们去散步”,鼓励患者回应或跟读,每次20分钟,多予鼓励。
三、平衡与行走训练:从“坐稳”到“安全迈步”
平衡训练:先坐姿扶膝缓慢倾斜身体(家人陪护),每次5分钟;进阶后扶墙单脚抬10秒,每组5次,每天2组。
行走辅助:用助行器或家人搀扶(站在患者的患侧扶腋下与手腕),平坦地面慢走10-15分钟,每天2次,保持地面干燥、清除障碍物。
康复小贴士
家庭康复核心是“科学坚持”,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症状无进展时,出院48小时即可训练。强度按需调整,出现头晕、疼痛立即暂停,建议和家人明确每日训练计划,让康复更有条理。康复治疗是场“持久战”,愿这些技巧能帮患者科学居家康复,在家人陪伴下重归正常生活。
2025年11月14日,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召开全区医保系统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
11月12日,副省长蔚盛斌来到武汉市医疗卫生机构,听取一线医务人员对“十五五...
十五运会开幕式当天,市卫生健康委精益求精统筹全市共80家定点医院与二级以上医...
近日,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杨闽红深入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11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糖尿病日”,为了响应今年的主题“糖尿病与幸福...
为进一步规范辖区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11月10...